吟唱700年,今又開鑼。昨天,寶豐縣馬街書會又一次拉開帷幕,幾十萬人一起逛馬街書會,一千五百餘名民間曲藝藝人在麥田裡吹拉彈唱,人山人海的場面震撼到了慕名而來的外國友人。
  □東方今報記者 王俊生 巫曉實習生 程鵬/文圖
  幾十萬人逛書會 場面震撼
  2月12日上午9點,寶豐縣氣溫零下7℃,但沒能擋住百姓觀看馬街書會的熱情。馬街村程驢子早上6點就騎自行車趕到了馬街書會,“我從記事起就開始逛書會,已經逛了幾十年了”。程驢子介紹,逛馬街書會不僅僅是他們村的習俗,很多人也會選在馬街書會開始的那一天來馬街走親訪友,一道來到現場聽書,“在我們這兒,不去馬街書會就不算是過年”。
  “走不動了,別再擠了”。上午10點,馬街書會二十多公頃的麥田裡已經擠滿了人,這是記者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。偌大的麥田裡,百姓們圍著一個個說書棚聽書。1562名民間藝人草地里搭台唱戲、對戲。場面甚是壯觀。據瞭解,今年來觀看馬街書會的百姓人數在30萬人,說書棚達326個。
  引來德國地理雜誌社關註
  昨日,書會現場,一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引起了人們的註意。據介紹,這名外國人叫史帝凡,是名德國人,在德國一家地理雜誌社工作。“在這麼簡單的地方演出,我對馬街書會藝人們的堅持感到特別敬佩。”史帝凡說,今年第一次來到馬街書會,就被這種壯觀場面所吸引,他希望以後能再次來到中國,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。
  一名演唱河南墜子、身著亮麗民族服裝的女孩引得眾人駐足。女孩名叫黃海燕,是一名鄭州的大學生,她說:“我是一名業餘的河南墜子藝人,因為被中國的傳統曲藝所吸引,所以利用假期的時間學習墜子。”
  黃海燕稱,作為一名業餘藝人,她來參加馬街書會,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表演呼籲更多的年輕人關註民間曲藝。
  對話
  馬街書會天天在改變
  張滿堂,2004年創辦了馬街說書研究會並擔任會長。在馬街書會最困難的時候,他登門邀請民間藝人參加馬街書會,出資蓋瓦房讓藝人們有個落腳的地方,還免費提供餐飲。針對馬街書會的未來及傳承問題,東方今報記者專訪了張滿堂。
  記者:如今的娛樂方式多種多樣,可謂百花齊放,您認為馬街書會在當下的價值在哪兒?
  張滿堂:馬街書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艘航空母艦,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系統,缺少了哪一塊都不行,馬街書會就是中國幾千年曆史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。
  記者:年輕人聽書的越來越少,說書的更少,民間曲藝人的出路在哪兒?
  張滿堂:任何一種文化不跟隨時代的潮流,那是不可能延續下去的。如今一部分藝人老了,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,大浪淘沙,必然會被淘汰,想要有出路,必須要提升自己。此外,政府要進行扶持,扶持年輕人學習民間曲藝。如今的民間曲藝人就像是蟬一樣從土裡出來,需要進行一次蛻變,才能變得更加美麗。
  有些人認為馬街書會不行了,這種人的目光很短淺,時代一直在發展,人在變,馬街書會也天天在改變,誰也不敢說百年之後,馬街書會會怎麼樣,我相信,只要政府扶持,大家努力,馬街書會的明天會更好。  (原標題:30萬人寶豐馬街“聽書”場面震撼 洋人也來看熱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bqf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